(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219786.7 (22)申请日 2022.10.08 (71)申请人 江苏智慧用能低碳 技术研究院有限 公司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 道568号1幢724室(江宁高新园) (72)发明人 荆志军 余昆 刘西陲 朱永猛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358 专利代理师 刘文艳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 G06Q 10/06(2012.01) G06Q 50/08(2012.01)G06F 111/04(2020.01) G06F 111/06(2020.01) G06F 119/08(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其 控制组件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系统协调 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组件, 首先构建碳排因子计算 公式, 并基于碳排因子计算建筑购电碳排放量, 再根据光伏和热电联产构建需求侧电力 ‑建筑耦 合碳成本的成本计算模型, 接着构建房间热平衡 方程, 再建立房间温度准动态变化模型, 随后基 于建立好的房间温度准动态变化模 型, 将房间热 惯性设为虚拟 储能系统; 本发明利用了电力系统 碳排因子对建筑用户释放用能碳排信息, 并考虑 了建筑BIM模型中围护结构和外界温度等对建筑 用能需求的差异化作用, 还充分考虑了电力系统 碳排强度的时空差异性, 建立了兼顾建筑与电力 碳排的建筑用能系统整体目标函数能提升建筑 与电力系统综合降碳的能力, 适合被广泛推广和 使用。 权利要求书5页 说明书15页 附图6页 CN 115470564 A 2022.12.13 CN 115470564 A 1.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A) , 构建碳排因子计算公式, 并基于碳排因子计算建筑购电碳排放量, 再根据光 伏和热电联产构建需求侧电力 ‑建筑耦合 碳成本的成本计算模型; 步骤 (B) , 构建房间热平衡方程, 再建立房间温度准动态变化模型; 步骤 (C) , 基于建立好的房间温度准动态变化模型, 将房间热惯性设为虚拟储能系统, 并利用房间温度表示热负荷; 步骤 (D) , 基于虚拟储能系统, 依据建筑用能的能耗计算建筑用能的购电成本, 再构建 设备运行维护成本计算模型, 并设置用户新能源弃电惩罚项; 步骤 (E) , 基于电力 ‑建筑耦合碳成本、 建筑用能的购电成本、 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和新能 源弃电惩罚项建立建筑用能系统整体目标函数; 步骤 (F) , 建立建筑用能系统整体目标函数所要满足的约束并应用, 再利用建筑用能系 统整体目标函数完成对公共建筑能源系统的协调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A) , 构建碳排因子计算公式, 并基于碳排因子计算建筑购电碳排放量, 再根据光伏和热电联产 构建需求侧电力 ‑建筑耦合 碳成本的成本计算模型,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A1) , 构建碳 排因子计算公式, 碳 排因子的计算公式如公式 (1) 所示, 其中, 为区域电网i在时段t的动态碳排放因子, 为区域电网i覆盖范围内的节 点集合, 为节点j在时段t的负荷量, 为节点j的碳势大小; 步骤 (A2) , 基于碳排因子计算建筑购电碳排放量, 建筑购电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如公 式 (2) 所示, 其中, 为建筑用户k的购电碳 排放量, 为建筑用户k在时段t的购电量; 步骤 (A3) , 根据光伏和热电联产构建需求侧电力 ‑建筑耦合碳成本的成本计算模型, 需 求侧电力 ‑建筑耦合 碳成本的成本计算模型如公式 (3) 所示, 其中, 为需求侧电力 ‑建筑耦合碳成本, 为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 为电网 动态碳排放因子, 为上级电网的供电功率, 、 和 为热电联产的碳排放计算系 数, 为热电联产设备的安装数量, 为热电联产的发电功率, 为单位调度时间。权 利 要 求 书 1/5 页 2 CN 115470564 A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B) , 构建房间热平衡方程, 再建立房间温度准动态变化模型,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B1) , 构建房间热平衡方程, 房间热平衡方程如公式 (4) 所示, 其中, 为房间热容量系数, 为房间温度, 为进入房间的热量, 为房间 对外散热量, 为房间从围护结构自然 对外的散热量; 步骤 (B2) , 建立房间温度准动态变化模型, 房间温度准动态变化模型如公式 (5) 所示, 其中, 和 分别为t+1和t时刻的房间温度, 为房间外空气温度, 为 时段t的供暖功率, 为空气热传导系数, 为调度时间段时长, 为调度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C) , 基于建立好的房间温度准动态变化模型, 将房间热惯性设为虚拟储能系统, 并利用房间温 度表示热负荷,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C1) , 将房间热惯性设为虚拟储能系统, 虚拟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如公式 (6) 所 示, 其中, 为房间虚拟储能的充放功率, 若 的值为正时处于储能状态, 若 的值为负时则处于放能状态; 为人体舒适度的实际热负荷; 为日前预测 热 负荷; 步骤 (C2) , 利用房间温度表示热负荷, 热负荷的表达公式如公式 (7) 所示,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D) , 基于虚拟储能系统, 依据建筑用能的能耗计算建筑用能的购电成本, 再构建设备运行维护 成本计算模型, 并设置用户新能源弃电惩罚项, 具体步骤下, 步骤 (D1) , 依据建筑用能的能耗计算建筑用能的购电成本, 建筑用能购电成本的计算 公式如公式 (8) 所示, 其中, 为建筑用能购电成本, 为天然气的购 买价格, 为热电联产设备权 利 要 求 书 2/5 页 3 CN 115470564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组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组件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组件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组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5:2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