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1231057.3
(22)申请日 2022.10.1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52936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11.04
(73)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学与资源研究
所
地址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 1号
(72)发明人 齐清文 付雁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合创致信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6127
专利代理师 刘素霞
(51)Int.Cl.
G06Q 10/06(2012.01)
G06Q 50/02(2012.01)G06F 16/2455(2019.01)
G06F 16/29(2019.01)
(56)对比文件
CN 10725 6451 A,2017.10.17
CN 114925974 A,202 2.08.19
AU 2020101672 A4,2020.09.24
WO 202017 7232 A1,2020.09.10
CN 106530104 A,2017.0 3.22
苏鹤放等.市县“双评价”中优势农业空间划
定研究: 理论、 方法和案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20,(第08 期),
张红旗等.典型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空间优
化配置. 《地理学报》 .20 03,(第05期),
审查员 吴瑶
(54)发明名称
基于GIS的干旱绿洲县级农牧业生产适宜性
细化评价方法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适用于行政的数据处理技术领
域, 提供了一种基于GIS的干旱绿洲县级农牧业
生产适宜性细化评价方法。 该方法包括对县级区
域种植业适宜性、 畜牧业适宜性和农牧业综合适
宜性的细化评价三个方面, 通过分别对种植业和
畜牧业进行基于单因子的单项评价和基于多因
子的综合评价, 对应得到县级区域种植业和畜牧
业的生产适宜性的评价结果, 然后综合考虑多种
因素分别对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适宜性评价
结果进行修正, 对应形成修正后的种植业和畜牧
业适宜性评价结果, 进而根据修正后的种植业和
畜牧业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农牧业适宜性的进行
综合评价, 得到最终的农牧业适宜性的综合评价
结果, 通过该方法提高了干旱绿洲县级区域农牧
业适宜性评价的精度。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3页
CN 115293664 B
2022.12.02
CN 115293664 B
1.一种基于GIS的干旱绿洲县级农牧业 生产适宜性细化评价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步骤S101、 获取种植 业初步适宜性等级;
步骤S101具体为:
步骤S111、 通过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对种植业进行基于单因子的评价, 得到水
土资源的基础评价结果, 其中, 水土资源的基础评价结果至少包括农业耕作条件等级图、 第
一水资源丰度等级以及光热 条件等级;
步骤S112、 基于所述农业耕作条件等级图和所述第一水资源丰度等级, 确定水土资源
基础等级;
步骤S113、 基于所述光热条件等级和所述水土资源基础等级, 确定种植业初步适宜性
等级;
步骤S111中, 所述第一水资源丰度等级是通过如下步骤得到的:
测算干旱绿洲县级区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并根据 所述干旱绿洲县级区域的多年平均
降水量, 将干旱绿洲县级区域中各个评价单 元划分为多个降水量 等级;
计算干旱绿洲县级区域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 并根据 所述干旱绿洲县级区域的用
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将干旱绿洲县级区域中各个评价单 元划分为多个用水总量 等级;
基于所述降水量等级和所述用水总量等级, 依据评价矩阵表, 确定所述第一水资源丰
度等级;
步骤S111中, 所述农业耕作条件等级图是通过如下步骤得到的:
基于预先获取的数字地形图, 计算数字地形图中各个栅格单元的坡度, 并根据所述各
个栅格单 元的坡度, 生成坡度分级图;
以所述坡度分级图为基础, 结合高程分级图, 将土地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划分为多个等
级, 以生成初步的农业耕作条件等级;
基于土壤粉砂含量, 对所述初步的农业耕作条件等级进行修正, 得到所述农业耕作条
件等级图;
步骤S111中, 所述 光热条件等级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获取第一积温数据;
对所述第一积温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并按积温大小 进行分级, 以生成活动积温分级图;
获取第二积温数据, 并将第 二积温数据小于预设积温阈值的区域的种植业适宜性设置
为农业不适宜区;
步骤S102、 基于环境因子和气象灾害因子, 对所述种植业初步适宜性等级进行修正, 得
到种植业初步适宜性等级的修 正结果;
步骤S103、 基于空间聚合算法, 对所述种植业初步适宜性等级 的修正结果进行聚合运
算, 确定种植 业生产适宜性分区;
步骤S104、 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对所述种植业生产适宜性分区进行修正, 确定种植业生
产适宜性评价结果;
步骤S105、 获取畜牧业初步 适宜性等级;
步骤S105具体为:
步骤S121、 通过草地资源、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对畜牧业进行基于单因子的评价, 得到
水草资源的基础评价结果, 其中, 水草资源的基础评价结果至少包括草地资源等级、 土地利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293664 B
2用程度等级、 第二水资源丰度等级;
步骤S122、 基于所述草地资源等级和所述第二水资源丰度等级, 确定水草资源基础等
级;
步骤S123、 基于所述土地利用程度等级和所述水草资源基础等级, 确定畜牧业初步适
宜性等级;
所述草地资源等级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计算单位 面积干草总量, 以生成牧草产量图;
根据所述牧草产量图, 计算 草场理论载 畜量;
基于所述牧草产量图和所述 草场理论载 畜量, 确定草 地资源等级;
所述第二水资源丰度等级是通过如下步骤得到的:
确定可供畜牧业使用的供 水水源;
基于土地利用程度等级中的栅格单 元, 计算每 个栅格单 元与供水水源的供 水距离;
按照供水距离, 将水资源丰富度划分为多个等级, 以得到第二水资源丰度等级图;
步骤S106、 基于气象灾害因子、 空间聚合算法和所述土地利用数据, 对所述畜牧业初步
适宜性等级进行修正, 得到畜牧业 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
步骤S107、 基于所述种植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和所述畜牧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
得到农牧业 生产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
步骤S107 具体为:
基于所述种植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和所述畜牧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 将农区畜牧
业适宜区归并到所述种植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中的种植业生产适宜区, 得到种植业生产
适宜区、 牧区畜牧业 适宜区和农业 不适宜区;
将所述种植业生产适宜区、 所述牧区畜牧业适宜区进行相加 处理, 以生成农牧业生产
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293664 B
3
专利 基于GIS的干旱绿洲县级农牧业生产适宜性细化评价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5: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