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238845.5 (22)申请日 2022.10.11 (71)申请人 江苏电力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 鼓楼区北京西 路20号 (72)发明人 漆炜之 杨志新 黄进 许斌锋  洪昕 张鹏 刘侃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38 专利代理师 陈扬 (51)Int.Cl. G06Q 10/06(2012.01) G06Q 10/00(2012.01) G06Q 50/08(2012.01) G06F 30/13(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 法, 通过系统对数据血缘关系进行定义, 把定义 的数据血缘 关系存入数据库做持久化, 把定义的 数据血缘关系建立项目KKS编码标准, 并进行各 专业三维建模, 基于RFID技术和BIM技术创建三 维综合运维平台, 对目标工程利用三维建模软件 进行建模生成BIM模型, 并利用图形引 擎技术将 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展示, 获取目标工程的实景 模型及该实景模 型相应的空间定位和构件特征, 从而构建运维管理协同平台, 以进行物业信息管 理、 运维知识库功能扩展、 机电信息管理、 二维码 跟踪与识别功能扩展、 流程管理、 库存管理、 报修 与维护管理。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5526517 A 2022.12.27 CN 115526517 A 1.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S1: 通过系统对采集的数据的血缘关系进行定义, 把定义的数据血缘关系存入数据库 做持久化; S2: 建立项目K KS编码标准, 并进行 各专业三维建模; S3: 基于RFID技 术和BIM技 术创建三维综合 运维平台; S4: 对目标工程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生成BIM模型, 并利用图形引擎技术将BIM 模型进行 轻量化展示; S5: 获取目标工程的实景模型及该实景模型相应的空间定位和构件特 征; S6: 从三维综合 运维平台读取待验收信息, 并根据待验收信息进行电子验收; S7: 基于K KS编码, 将各类工程文件与三维模型建立关联; S8: 构建运维管理协同平台, 以进行物业信息管理、 运维知识库功能扩展、 机电信息管 理、 二维码跟踪与识别功能扩展、 流 程管理、 库存管理、 报修与维护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集的数据包括 结构化数据、 模 型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 通过关联关系对实景模型和BIM模型进 行分析, 得出 构件识别差异数据, 通过构件数据和构件识别差异数据所反馈的构件几何外观校验结果, 获取内置构件数据校验规则对构件数据的校验结果, 并在构件几何外观和构件数据校验通 过后可将实景模型、 BIM模型及关联关系同步移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7包 括: S71: 保证可视化角度BIM模型和实景模型的一致性, 通过空间定位对BIM模型中的相应 位置进行定位; S72: 依据构件特征对实景模型中的构件和BIM模型中的构件做到一一对应, 随后制作 数据构建关系定义Excel模板, 然后在配置数据构建关系的配置界面通过上传数据构建关 系定义Excel模板进行批量数据导入; S73: 对于采集数据的缓存, 根据数据分类不同进行不同方式的缓存, 得到实景模型和 BIM模型的关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 交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8包括 以下步骤: S81: 将所有采集到的验收资料输入至三维综合运维平台的BIM系统, BIM系统进行资料 的整理收集; S82: 对BIM系统资料进行处理整改, BIM系统确认无误之后将所有的整改记录输入至三 维综合运维平台的BIM系统; S83: 将所有的整改记录资料和整改确认 表录入三维综合 运维平台的数据库; S84: 最后导出电子验收阶段的统计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BIM移交系 统包括一级BIM移交系统和二级BIM移交系统, 将BIM移交系统定义为J(top), 将所述一级BIM 移交系统和二级BIM移交系统分别定义 为N(1.1)以及N(2.1), 得出: J(top)=N(1.1)+N(2.1)。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526517 A 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一级BIM移交系 统N(1.1)包括配网变压器系统N(3.1), 还包括配网断路器系统T(7)、 配网隔离开关系统T(8)、 配 网避雷器系统T(9)、 配网电抗器系统T(10)、 配网电容器系统T(11)与配网母线系统T(12); 所述变压器系统N(3.1)为: N(3.1)=T(1)+T(2)+T(3)+T(4)+T(5)+T(6) 其中, 所述T(1)为配网发生异常, 所述T(2)为配网电压过低, 所述T(3)为配网电压负载, 所 述T(5)为母线故障, 所述T(6)为子线故障; 所述一级BIM移交系统模型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 BIM移 交系统N(2.1)包括配网变压器系统N(3.1), 还包括配网断路器系统Q(7)、 配网隔离开关系统 Q(8)、 配网避雷器系统Q(9); N(3.1)=Q(1)+Q(2)+Q(3)+Q(4)+Q(5)+Q(6) 其中, 所述Q(1)为配网发生异常, 所述Q(2)为配网电压过低, 所述Q(3)为配网电压负载, 所 述Q(5)为母线故障, 所述 Q(6)为子线故障; 二级BIM移交系统事 件N(2.1)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BIM移交系 统(J(top))包括一级BIM移交系统(N(1.1))和二级BIM移交系统(N(2.1))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526517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配网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5:1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