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281576.0 (22)申请日 2022.10.19 (71)申请人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 学研究 院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都市高新区锦晖西 二街16号 (72)发明人 魏阳 常政威 刘洪利 徐厚东  陈玉敏 沈军 段翔兮 刘雪原  向思屿  (74)专利代理 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专利代理师 冉剑侠 (51)Int.Cl. G06Q 10/06(2012.01) G06Q 30/02(2012.01)G06Q 50/06(2012.01) (54)发明名称 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及 转移引导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产业分析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 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及转移 引导系统,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采集电力基础 数据; 所述电力基础数据包括各个行政区域的总 用电量和行政区域内各产业用电量; 步骤2: 按照 第一预设公 式计算产业电力集中度; 按照第二预 设公式计算产业用电成长指数; 按照第三预设公 式计算产业用电规模; 步骤3: 基于产业电力集中 度、 产业用电成长指数和产业用电规模, 按照第 四预设公式计算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 本发明 提供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较精 准, 能够为引导产 业有序转移、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可靠数据参 考。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2页 CN 115439014 A 2022.12.06 CN 115439014 A 1.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 转移粘性测量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采集电力基础数据; 所述电力基础数据包括各个行政区域的总用电量和行政区 域内各产业用电量; 并且, 在采集电力基础数据过程中, 按照判定策略区分区域用电量, 并 得到各个行政区域的总用电量和行政区域内各产业用电量作为电力基础数据; 所述判定策略包括: 将国家电网供电单位的供电区域范围与行政区域范围比对, 若二 者范围完全重合, 则该供电单位的用电量及各个产业用电量即为该行政区域用电量和该行 政区域内各个产业用电量; 若二者范围不能完全重合, 则通过国家电网直供电量分配占比, 计算各个行政区域的总用电量及行政区域内各产业用电量; 步骤2: 按照第一预设公式计算产业电力集中度; 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 其中, LQR表示产 业电力集 中度; eij表示i地区j产 业近三年平均用电总量; Ei表示i地区 近三年平均全行业用电总量; n 为所研究地区的数量; 按照第二预设公式计算产业用电成长指数; 所述第二预设公式为: 其中, IGR表示产业用电成长指数; 表示i地区j行业近三年平均用电增长率; 为 归一化处理; 按照第三预设公式计算产业用电规模; 所述第三预设公式为: 其中, ICR表示产业用电规模; 步骤3: 基于产业电力集中度、 产业用电成长指数和产业用电规模, 按照第 四预设公式 计算产业 转移电力粘性系数; 所述第四预设公式为: 其中, 为转换为0到100区间的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1中, 所述电力基础数据自 国家电网中提取 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1中, 还按照预设标准层级, 获取每一个细分行业类别的年度电量数据作为电力基础数据; 并按照预设标准层级, 采用线性求和方式, 加总同一类别下所有细分行业类别的年度电量 数据, 得到大类产业用电量数据作为电力基础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 其特征在于, LQR值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39014 A 2的大小与产业专业化程度呈正相关; IGR值的大小与产业发展成熟度呈负相关; ICR值的大 小与产业发展规模呈正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步骤4: 基于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 按照分区策略将各地区划分为离散区、 适度区和过度 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 区策略包括: 基于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 数, 按照正态分布方式获得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 数 的5%分位数、 平均值、 95%分位数; 并将小于5%分位数的地区划分为离散区; 将大于95% 分位数的地区划分为过度区; 将分布于 5%分位数和95%分位数区间的地区划分为 适度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步骤5: 制 定产业转移建议; 且在制定产业转移建议时, 还依据电网供电组成类别及各供电 组成类别的供电量进行判定; 所述电网供电组成类别分为 一级组成类别和二级组成类别; 其中, 二级组成类别为一级组成类别的子分类; 所述一级组成类别包括自主发电和标 准发电; 所述 二级组成类别包括火力发电、 水力发电、 核电和新能源发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制定 产业转移建议时, 将自主发电类别和标准发电中的新能源发电类别对应的供电量数据作为 浮动指标, 并按照建议策略制定产业 转移建议; 所述建议策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1: 根据步骤4中划分的离 散区、 适度区和过度区, 制定第一 转移建议; 子步骤2: 基于浮动指标, 确定浮动指标对应产业; 并按照第一转移建议预演浮动指标 对应产业 转移后的分布情况, 作为 转移参考; 子步骤3: 根据转移参 考, 重新预计各地区的供电量; 子步骤4: 根据子步骤3中重估的供电量, 反馈修改第一转移建议, 并得到第二转移建 议。 9.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引导系统, 其特征在于, 采用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 一种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 包括数据获取模块、 数据 处理模块和数据分 析模块;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基础数据; 所述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按照判定策略 处理电力基础数据;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基于电力基础数据, 计算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 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引导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转 移引导模块; 所述 转移引导模块用于智能制定产业 转移建议。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39014 A 3

PDF文档 专利 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及转移引导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及转移引导系统 第 1 页 专利 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及转移引导系统 第 2 页 专利 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及转移引导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5:0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