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1282980.X (22)申请日 2022.10.2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5345532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11.15 (73)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 0 号 专利权人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环能建科 (北京) 技 术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徐伟 于震 袁闪闪 曲世琳  王东旭 张思思 胡楚梅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756 专利代理师 孟姣(51)Int.Cl. G06Q 10/06(2012.01) G06F 30/20(2020.01) G06Q 50/06(2012.01) G06Q 50/08(2012.01) F24D 13/00(2006.01) F24D 19/10(2006.01) G06F 111/04(2020.01) 审查员 张曼 (54)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群控电供暖系统碳排放管理平台 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供取暖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 及一种智能群控电供暖系统碳排放管理平台及 方法, 包括数据采集模块、 碳排放计算模块、 碳排 放控制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和碳排放分析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电暖器功率、 室内温度和电碳 因子。 碳排放计算模块根据内嵌碳排放计算模 型, 计算系统碳排放量。 碳排放控制模块分两种 模式, 其一当电碳因子为常数, 以用电量最小为 约束, 依据电供暖系统智能控制策略进行碳排放 控制; 其二当电碳因子为变化值, 以碳排放最小 为约束, 依据内嵌多参数控制模 型进行碳排放控 制。 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目标用户信息及碳排放 量。 碳排放分析模块分析用户碳排放动态变化。 该平台实现了智能群控电供暖系统碳排放量的 可计、 可查与可控。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7页 CN 115345532 B 2022.12.20 CN 115345532 B 1.一种智能群控电供暖系统碳 排放管理平台, 其特 征在于, 该平台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 用于采集电暖器功率、 室内温度和电碳因子; 碳排放计算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电暖器功率和所述电碳因子计算 碳排放量; 碳排放控制模块, 用于根据 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电碳因子进行第 一调控模式和第 二调 控模式的碳 排放控制; 数据存储模块, 用于存 储目标用户信息和碳 排放量; 碳排放分析模块, 用于根据 所述目标用户信 息和所述碳排放量分析用户碳排放动态变 化; 其中, 所述第 一调控模式, 具体为当电碳因子为常数, 以用电量最小为约束进行碳排放 控制; 其中, 所述第 二调控模式, 具体为当电碳因子为变化值, 以碳排放最小为约束进行碳排 放控制; 所述碳排放控制模块, 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的每 个房间的最低允许温度; 获取预设温度增幅; 选择增幅水平, 其中, 所述增幅水平包括第一增幅、 第二增幅和第三增幅; 当所述增幅水平为所述第一增幅时, 利用第三计算公式计算第一房间设定温度; 当所述增幅水平为所述第二增幅时, 利用第四计算公式计算第二房间设定温度; 当所述增幅水平为所述第三增幅时, 利用第五计算公式计算第三房间设定温度; 判断所述电碳因子是否发生变化; 当所述电碳因子为常数时, 采用所述第一调控 模式进行碳 排放控制; 当所述电碳因子不 为常数时, 采用所述第二调控 模式进行碳 排放控制; 所述第三计算公式为: 其中,t1为所述第一房间设定温度, 为所述最低允许温度, 为预设温度增幅; 所述第四计算公式为: 其中,t2为所述第二房间设定温度; 所述第五计算公式为: 其中,t3为所述第三房间设定温度; 其中, 所述当所述电碳因子为常数时, 采用第一调控 模式进行碳 排放控制, 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电价水平, 如果所述电价水平处于峰时段, 则电暖器设定温度选择为最低允 许温度; 如果所述电价水平 处于谷时段, 电暖器的设定温度在舒适度允许范围内提高预设幅度 选择所述第三房间设定温度; 如果所述电价水平处于平时段, 则电暖器的设定温度不做调整; 获取当前的室内温度, 并通过红外探测器判断房间内是否有人进入, 在无人进入情况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15345532 B 2下, 在舒适度运行 范围内电暖器设定温度选择为 最低允许温度; 如果房间有人进入, 且当前所述室内温度低于所述最低允许温度, 根据舒适度要求, 调 节电暖器开度; 其中所述当所述电碳因子不 为常数时, 采用第二调控 模式进行碳 排放控制, 具体包括: 当所述电碳因子不为常数时, 计算近1个月的最大电碳因子、 最小电碳因子和平均电碳 因子; 获得实时电碳因子, 判断所述电碳因子与最大电碳因子、 最小电碳因子和平均电碳因 子的大小关系; 当所述实时电碳因子不大于所述最小电碳因子时, 将电暖器设定温度选择为所述第 三 房间设定温度; 当所述实时电碳因子大于所述最小电碳因子且不大于所述平均电碳因子时, 将电暖器 设定温度选择为所述第二房间设定温度; 当所述实时电碳因子大于所述平均电碳因子且不大于所述最大电碳因子时, 将电暖器 设定温度选择为所述第一房间设定温度; 当所述实时电碳因子不小于所述最大电碳因子时, 将电暖器设定温度选择为所述最低 允许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群控电供暖系统碳排放管理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 据采集模块, 具体包括: 采集建筑信息, 建立建筑信息数据库; 采集电暖器信息, 包括电暖器型号、 电暖器额定功率, 电暖器控制模式, 建立电暖器数 据库; 采集当地管理信息, 包括当地电费情况, 建筑物 节能水平, 建立管理数据库; 实时采集室内温度, 建立室内温度数据库; 采集电碳因子, 建立 碳排放因子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群控电供暖系统碳排放管理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 排放计算模块, 根据内嵌碳 排放计算模型, 计算系统碳 排放量, 具体包括: 获得电碳因子和电暖器功率, 利用第一计算公式计算用户碳 排放量; 根据所述用户碳 排放量, 利用第二计算公式计算区域 碳排放量; 所述第一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第i分区第j用户碳排放量,  为第i分区第j用户的电暖器功率, 为第i分区第j用户的电碳因子; 所述第二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区域碳排放量,n为分区总数, m为分区内用户总数。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15345532 B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智能群控电供暖系统碳排放管理平台及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智能群控电供暖系统碳排放管理平台及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智能群控电供暖系统碳排放管理平台及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智能群控电供暖系统碳排放管理平台及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5:0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